序言
推荐阅读: 食全食美 、 汉乡 、 快穿尤物系统 、 穿越民国做间谍 、 每次都是非人类 、 初唐峥嵘 、 大唐之最强熊孩子 、 神话版三国 、 重生之民国岁月 、 薛家小媳妇 、 天唐锦绣 、 全家穿越后靠种田暴富 、 师尊的秘密 、 大明第一太子 、 君子之道 、 奋斗在新明朝 、 重生明朝做暴君 、 侯门庶子 、 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 、 二婚
开门见山,先澄清一下读者看完书后可能会产生的两个误会:
这本书不是小说,是历史纪实;
我不是专业的明史学者,我是个作家。
那么一个以虚构为业的作家,为什么突然要写这么一本非虚构的历史纪实?
这完全是机缘巧合。
2014年我和一位喜欢明史的朋友聊天,她讲到万历年间徽州有一桩民间税案骚乱,过程跌宕起伏,细节妙趣横生,结局发人《看到此内容,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,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》,谓“学术共同体”的存在,他们彼此支援、借鉴与启发,一个学术成果引出另外一个,环环相扣,众人拾柴,最终堆起了一团醒目的学术火焰。
其实很多我们觉得惊艳或罕有的历史再发现,在学术界早就不新鲜了。比如徽州丝绢案,研究它的学者很多,并不是什么新奇的突破。只可惜学术与大众之间有高大的藩篱,彼此不通,这才让如此生动的故事被冷落良久。
从这个角度来说,我只是一个转述者、一个翻译官。我的职责,只是把原始史料和诸多学者的成果总结出来,用一种比较轻松的方式分享给大众。
所以这本书的诞生,首先要归功于这些可敬的学者。
在《学霸必须死——徽州丝绢案始末》中,我参考最多的是秦庆涛、章亚鹏、李义琼、廖华生几位老师的研究专著。其中秦庆涛将《丝绢全书》全书做了点校注释,是整篇文章的基础;章亚鹏、李义琼两位把徽州丝绢案放到整个明代税收史中去,并从财政学角度进行了深入解析;廖华生从更宏观的视角勾勒出了徽州府的基层政治生态。
其中李义琼老师还花了宝贵时间,帮我推敲文章中表述不严谨或疏漏之处。她是这样说的:“希望你能用妙笔,写出更加丰富的故事来,给大众普及极富故事性的历史知识,让史学研究走向大众。这,也是我的心愿。”
廖华生老师更是提供给我更多的素材,他的学生佘伟先生点校了婺源《保龙全书》这本基础史料,这才有了后续的《笔与灰的抉择——婺源龙脉保卫战》一文。
在撰写《谁动了我的祖庙——杨干院律政风云》时,特别要感谢的是社科院的阿风老师。他不仅提供给我一系列基本材料,还与我讨论很久,使我获益匪浅。
《天下透明——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》的主要参考书是《后湖志》,这要归功于南京的吴福林老先生。他以古稀之年,将深藏故纸堆中的《后湖志》整理点校出来,实在令人钦佩。《后湖志》版本稀少,存本质量差,里面还有大量俗字、错字、漏字,逐一校对是件极辛苦的工作。像这种冷门史料,即使校对出来,也鲜有人问津,做这件事几乎是没有任何回报的。吴老先生在导读里如此说道:“我这个年龄的人已无意钱财,只想踏踏实实地做些什么,只要有益于世,便于愿足矣。”
除去他们之外,我还参考了海量的论文
马伯庸提醒您: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《显微镜下的大明》,牢记网址:xs63.info
本文网址:https://www.xs63.info/lishi/xianweijingxiadedaming/50628857.html
手机用户请浏览:https://m.xs63.info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